隐世之旅(六)
隐居在上帝身旁
刘春声
基督教在格鲁吉亚的传播早于欧洲大陆国家,到格鲁吉亚看古迹,最多的就是教堂和修道院,和欧陆国家富丽堂皇、美轮美奂的教堂不同,高加索三国特别是格鲁吉亚,他们的教堂就我所看到的都是质朴无华,大多数还保持着初建时的面貌,不仅外表如此,里面的陈设和物件也都是破旧的,金属制品锈迹斑斑,墙壁、穹顶黑乎乎的,似乎从来没有粉刷过,只靠蜡烛和自然采光照明,给人的感觉是昏暗幢幢,愰然回到了中世纪。所有的教堂和修道院男士进入要脱帽,女士要戴头巾,没有也不要紧,在入口处都备有临时可借用的头巾。我个人以为,这样的一个环境,人的心才能安定下来,也许才更适合修行,存在决定意识,那种奢华的环境,多少也会令人心旌不定的。
展开剩余94%今天的主角还是教堂,车技高超的噶基开着他的大巴,从第比利斯的五星级酒店出发,沿着军事大道把我们拉到了建在姆茨赫塔山顶的季瓦里教堂。军事大道是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通往俄罗斯的一条古老的交通大道,全长212公里,串联了姆茨赫塔古城、阿拉格维湖、安南努利城堡、古道里、卡兹别克等众多著名景点。1783年,格鲁吉亚王国为摆脱波斯帝国的控制,与俄罗斯帝国签署条约,寻求俄罗斯的保护。1801年,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为便于军队在格鲁吉亚和俄罗斯两国之间调动,下令将这条穿越高加索险峻山区的小路改造成军事大道。
站在季瓦里教堂,可以俯瞰整个姆茨赫塔古城全景。姆茨赫塔曾是古代卡特里王国的首都,位于库拉河流的右岸,距第比利斯市只有几十分钟的路程。1994年,全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季瓦里教堂不是姆茨赫塔唯一的教堂,但它是最古老的教堂之一,建于公元四世纪。“季瓦里”是十字架的意思,也是格鲁吉亚人最为虔诚膜拜的标志,所以这座教堂也叫基督受难十字架教堂。和格鲁吉亚的许多其它教堂一样,教堂里放置着格鲁吉亚第一位基督教传教士圣·尼诺的画像,被当地人视为姆茨赫塔古城的璀璨瑰宝。
格鲁吉亚人膜拜的十字架不是“正十字”,它的左右两横向下耷拉着,这是有典故的,传说与圣·尼诺的头发和葡萄藤有关。最初圣·尼诺将基督教传入格鲁吉亚时,手边没有十字架,她就用自己的一绺头发缠绕葡萄藤嫩枝做成了左右两横向下耷拉的十字架——就如同画中所绘的那样,并手持着它进行传教,这件事就发生在基督受难十字架教堂。
卡兹别吉是格鲁吉亚和俄罗斯边境交界处的小镇,海拔5033米,估计可能是世界上最高的小镇了,它是高加索深处的世外桃源。
“卡兹别吉”这个名字,是为了纪念18世纪出生于此的格鲁吉亚作家卡兹别吉,据说他的文章对年轻的斯大林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卡兹别吉最著名的莫过于卡兹别吉山了,卡兹别吉山是高加索山脉的一部分,位于最中段高加索山脉地势较高的地方,是格鲁吉亚第三高山。始建于14世纪的卡兹别克圣三一教堂已默默守候在这里数百年,见证高加索地区的历史变迁,也曾作为临时堡垒和藏宝之地(圣尼诺的十字架曾藏在这里)
举目四望,周边都是高大的雪山,但只有卡兹别吉山的主峰尚有些许未化尽的积雪,其余山峰的雪已经消融殆尽,但仍可感受到经过积雪的山峰那种黢黑冷峻的风骨。在希腊神话故事中,普罗米修斯因为怜悯人类寒冷挨冻,就从上帝那里偷来了火种,上帝发现后勃然大怒,把他抓起来囚禁于卡兹别吉山顶,每日派老鹰来啄食他可不断复生的肝脏。海拔2300米雄踞山顶的卡兹别克圣三一教堂,就是传说中普罗米修斯被宙斯囚禁的地方。普希金的诗《卡兹别克山巅修道院》,称此为离上帝最近的地方。
诗人写道:
卡兹别克,你这雄伟的山巅,
高耸在群山之上,
闪耀永恒的光焰。
你隐没在云霭中的修道院,
如同天空中飘荡的诺亚方舟,
翱翔在群山之上,若隐若现。
那是我梦寐以求的遥远的彼岸!
我多么想告别峡谷,
去登上自由之巅!
我多么想走进云外小室,
从此隐居在上帝的身旁。
姆茨赫塔古城在历史上是姆茨赫塔基督教会所在地,是格鲁吉亚都城的雏形,是中世纪高加索地区宗教建筑的杰出典范。城中心的斯维特特斯克维里教堂,也称生命之柱教堂,建于11世纪,可以列入这个星球上保存下来的最古老的教堂之列,更是格鲁吉亚民族永不枯竭的信仰之源。
今天还值得期盼是位于Ananuri湖畔的安南努利城堡,它曾荣幸地登上过《孤独星球》的封面,做为军事要塞,由当地的领主修建于十六世纪,历经四百年风风雨雨,屹立在湖畔的城堡依然保持着原来的格局,焕发出夺目的风采。导游很有经验地提前预告,下车跟着他走,可以到达一个最佳的机位,于是,大家都跟着他一阵咔嚓,天很蓝,但差强人意,看不到一丝白云,拍出的片子再好,也只能沦为二等了。
在奔赴下一个景点的路上,我们还惊喜地看到一个工地上,鲜明中国特色的大标语上写着:中铁二十三局有限公司格鲁吉亚南北走廊公路2标项目。正在打通隧道。大家纷纷举起手机拍下这个难得一见的场景。
今天安排格外满,还看了一个叫苏格友谊纪念墙的地方。
苏格友谊纪念墙建于1983年,是为庆祝格鲁吉亚和苏俄友谊持续二百周年而修建,以拱门壁画的形式矗立在海拔2384米的地方,内侧墙壁用鲜艳的马赛克瓷砖壁画展现了格鲁吉亚和俄罗斯的友谊历史,但我感觉这个友谊是打“”的,不过是格鲁吉亚当年既恨又怕北极熊的应景之作,我不想为它多费笔墨。
但有趣的是,从这个高处向下望去能看到一汪圜形的碧水,当地人形象地称之为“高加索”的一滴眼泪,这让我大为震憾,高加索三国一直在去苏联化,难道大自然真的有灵性?上面是友谊纪念碑,下面就是泪水,你悟到这其中的深意了吗?
注:插图均为作者拍摄
2024年9月22日于北京昌平林溪
(未完待续)
刘春声,文化学人,笔名齐庚,别署宜斋、汉风堂主人。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长篇小说《天雨》,散文集《探花集》、《情满吕梁山》(合著),专著《中国古代镂空花钱鉴赏》,《打马百钱》。主编出版首部《中国钱币大辞典·压胜钱编》。
原中国钱币学会理事、专家库成员,北京市钱币学会常务理事、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钱币大辞典》编纂委员会委员、主编。发表文学、学术文章150余万字。曾任中国人民大学财金学院客座教授,北大资源学院文物学院客座教授,北京炎黄艺术馆副秘书长,北京长城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发布于:江苏省场内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